教育部3月21日公布了2017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今年,高校新增專業有哪些特點?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心儀的學科!
本次共新增備案本科專業2105個,新增審批本科專業206個,合計新增專業2311個;撤銷241個專業,涉及135所高校;本次還有51個專業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
據統計,其中,新增備案本科專業數量最多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多達17個。2017年,中國社科院大學首次招生,共有4個學院7個專業在全國招生,首批入學新生共392人。新增審批本科專業最多的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共新增14個小語種專業,且均為新專業。
這個專業成為"爆款",獲批高校猛增近8倍
在這次新增備案本科專業中,最“熱門”的均與信息技術相關。其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最為熱門。250所新增該專業的高校中,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廈門大學等19所教育部直屬高校。河南、河北、山東、安徽、廣東、江蘇等省也有較多高校成功獲批。
該專業備受高校青睞與國家大力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及該產業人才奇缺相關。
國務院2015年8月曾印發《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明確鼓勵高校設立數據科學和數據工程相關專業,重點培養專業化數據工程師等大數據專業人才。
人工智能行業需求旺盛,60所高校獲批“機器人工程”
根據教育部上述2017年度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此次共有60所高校獲批“機器人工程”專業。其中江蘇共有10所高校申請設立該專業(包括駐蘇教育部屬高校)。
2017年,教育部公布2016年度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獲批“機器人工程”專業的高校增至24所,今年這一數據達到60所。
“機器人工程”專業大熱的背后,是人工智能行業的持續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四次提及“智能”,并特別指出要“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發展智能產業”。據媒體報道,人工智能行業人才需求旺盛,有企業為機器人工程師開出2.5萬元月薪起步。
“小語種”、“網絡空間安全”受關注
教育部上述2017年度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北京外國語大學此次新增審批專業14個,全部為此前沒有的小語種專業。其中包括斐濟語、庫克群島毛利語、盧森堡語、桑戈語等。
這延續了最近兩年新增專業的一個趨勢——去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新增小語種專業為11個,同樣均為新專業。此外,天津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分別新增13、8、 6個小語種新專業。另有揚州網2017年3月份報道稱,該年江蘇35所高校新增101個本科專業,其中小語種就占了五成。
有專家認為,小語種大熱有兩個背景,一是中國教育對外開放主要面向歐美,開放面比較狹窄,目前已不能滿足實際需求;二是近年來“一帶一路”合作深入推進,小語種人才的培養也是基于同沿線國家經濟文化交流的現實需要。
同樣與“一帶一路”建設戰略布局相關,2017年度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有18所高校本科新增“網絡空間安全”專業。
據甘肅省教育廳官網,蘭州理工大學申報的網絡空間安全本科專業(080911TK),獲教育部審批同意設置,自2018年開始招生。該校表示該專業的獲批,是學校主動適應“一帶一路”建設戰略布局,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新工科建設方面取得的新進展。
注意!241個專業被撤銷
根據教育部上述2017年度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撤銷241個專業,涉及135所高校。本次撤銷的專業中,有不少都是往年熱門專業,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學及設計類專業。
(各省市新增本科專業2311個 人工智能專業成"爆款")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